設備維保人員的安全傷害和消防事故大部分都發生在設備故障維修或計劃保養時,究其原因是沒有制定或執行有效的安全措施。在此文中,筆者根據企業輔導經驗和設備維修保養作業的特性,總結出三項設備維修保養基本安全措施,希望可以幫助企業做好設備維修保養作業的安全管理。

一、封鎖設備并進行可視化管理
這一條的基本目的是避開來自設備本身發生的風險。保養人員在作業時首先需要把設備狀態設定到故障或者保養狀態,懸掛“正在維修”、“正在保養”、“禁止合閘”等警示標識牌。特殊的作業需安排專人監護,監護人不得從事操作或做與監護無關的事情。
在懸掛標識牌的同時,要把設備從自動狀態調整為手動,關閉液體源、進料口,一些需要固定或者鎖定的機械部位要進行固定或鎖定,需要關閉電源的時候關閉電源、輔助單元的電源、氣源,只有確認設備不會誤動作后才可以進行維修保養。一些特殊作業條件下要檢測作業的參數指標,防止中毒、缺氧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進行維修保養作業許可證管理
“許可證”制度是一條重要的安全原則,在一些規定的維修和保養作業中要實施此措施。對于開工許可證的管理,很多企業管理者認為其流程復雜、手續繁瑣,從而不實施或者執行不到位,結果往往是安全事故和消防事故反復發生。
實施維修保養作業許可證管理有四個方面的作用:
1、作業內容被授權,可以層層進行監控;
2、明確不同維修級別作業的監管人員,并且進行現場實地點檢確認和監控;
3、能夠預先評估維修保養作業的風險并可以采取預防措施;
4、每次維修保養前都會對人員進行安全管理措施的重點提醒。
在某化工企業,在沒有實施許可證管理的情況下,未遂事故和安全事故時常發生。起初只是對安全管理責任人和相關作業人員進行處罰教育,但一直得不到改善,最嚴重時企業面臨關閉的風險。后來在進行TPM環境安全支柱活動時,對企業維修保養活動進行危險級別分級,對一定危險級別的維修保養活動和作業區域實施作業“許可證”制度管理,大大降低了企業維修保養作業的安全事件發生率,使該企業從當初的面臨關閉狀態到如今成為該行業安全消防管理的標桿。


三、解鎖設備并進行有效溝通
設備維修保養結束后,負責設備封鎖的人接到完工通知后進行設備封鎖的解除工作,解除工作要做到以下四點:
1、作業現場要進行整理、整頓、清掃活動,并要符合3S標準要求;
2、確認安全裝置都恢復到位并且確認有效;
3、預先試運轉并且正常;
4、通知所有參加修理和相關操作調試的人員將要啟動設備,摘除設備停機標識牌,恢復設備狀態標牌。

以上三項工作是設備維修保養安全管理的重要防范措施,當然在維修保養作業中勞保用品和防護用具的規范穿戴、保養作業標準的遵守、保養過程執行規范的3S活動等也都會影響維修保養工作的安全管理,都需要進行標準化和規范管理。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王志遠先生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