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推進是否成功除了要借力高層,還要推動員工全員參與。推進TPM成功的企業往往會采取一系列措施來發掘員工的潛力,促使員工全員參與,使他們真正成為企業的主體。是否發動了全員參與,可以從員工舉止、精神面貌以及工作狀態來加以判斷。

提案的全員參與率及活躍化程度是企業變化改善的表現,只有員工的智慧被充分地發掘出來,員工主動參與工廠改善的積極性高,企業的體質才會得到增強和改變。
激勵措施以獎為主,避免使用懲罰性制度
企業推進TPM的管理制度可能有很多形式,但很少有懲罰的制度存在,特別是現金罰款,而通常以正激勵制度為主。TPM推進比較深入的公司都沒有罰款的制度,甚至公開的批評都沒有,更多的是對表現優秀者進行獎勵。而TPM推行失敗的企業往往沒有意識到員工的智慧,過度依賴于懲罰制度,不注重正激勵機制的運用,不善于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推行TPM過程中過度依賴懲罰制度,就會約束員工的手腳,壓制員工的創造力。凡是企業采用以懲罰為主的管理制度,其推行TPM往往很難成功。

推行TPM成功的企業都把員工真正視作現場管理的主體,主人翁精神在這些企業中起到了充分的體現。普通員工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員工在這種有利于發揮個人智慧的環境中普遍有一種滿足感,因而更能激發其對現場管理和改善活動的熱情。而TPM推行失敗的企業往往不夠重視員工的力量,對員工的改變存在兩個誤區:
- 不相信員工可以改變
- 把一線員工視為簡單勞動力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生產咨詢師王志遠先生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